桐木关竹林深处:探寻神秘野茶的秘境之旅

桐木关竹林深处:探寻神秘野茶的秘境之旅

作者:岫烟阁茶网 / 发布时间:2025-08-14 03:35:13 / 阅读数量:0

在万木叠翠的桐木关,崇山峻岭之中,隐藏着一片古老而神秘的茶园。这里,春来较晚,清明前后,是茶树生长的最佳时节。我驱车从武夷山的三姑出发,沿着百年古道,穿过青山绿水,来到了这片人迹罕至的十里场。

穿越古道,抵达核心区

山路左侧的山涧里,碧水潺潺,清澈见底,向下流入武夷山的九曲。远处青黛的山峰,被白云缭绕,宛如仙境。经过保护区的皮坑检查站,才能真正踏入桐木关的腹地。这里的海拔超过了一千米,水清山翠,空气清新,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。

九十分钟后,我抵达了人迹罕至的十里场。稍作休整后,我与老温直奔桐木关的核心区——大竹岚,去探望生长在竹林里的百年野茶。

探寻竹林深处的野茶

大竹岚的山深处,苍松翠竹,绮丽清幽。我徒步跨越山涧的小溪,踏着松针和竹叶铺成的蹊径,攀爬了一公里许,终于来到了垂阴相荫的竹林深处。

这里的野生茶树,枝桠间密布着苔藓蕨草,翠绿养眼。一丛丛不知岁月经年的老茶树,有同根相生的,有茶果堕地野生的,间隔或近或疏,俱各成风景。彼此间或相依,或翘望,枝枝叶叶总关情。

野茶的独特之处

这些野生的茶树,与山外的园茶截然不同。叶梢青翠中泛着金黄,叶面凹凸有致,褶皱如老人的手面,诉说着山里的清寂岁月。叶张微微后卷,茶芽及叶张背面的绒毛稀少。细观每一丛茶树,叶片细长如竹叶,叶茎较长。叶芽或翠绿、或金黄、或紫红、或淡紫,色皆不一。

宋子安在《东溪试茶录》中记载:“茶于草木,为灵最矣。去亩步之间,别移其性。”这片生态清绝的好茶,数步之间,叶片与叶芽的颜色,确实不一样。

刘梦德在《试茶歌》中赞誉:“阳崖阴岭各不同,未若竹下莓苔地。”生长在竹林里,且长满青苔的山坡上的茶树品质最佳。茶树生长在被覆竹叶、松针腐殖土的烂石之上,莓苔青绿。叶梢金黄,叶片皱褶后卷,茸毛稀少。这些典型的好茶特征,印证着这片竹林为野茶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态。

这些特点,也符合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对“野者上,叶紫者上,叶卷者上”好茶状态的描述。

茶青的制作过程

第二天清晨,待茶树上的露水消失,竹林野茶开始采摘。茶青运回十里场后,薄薄地摊晾在竹席上摊青。我坐在一旁喝茶,陪着茶青慢慢走水,不时地会抓一把茶青闻闻香气。

叶面如绸缎柔滑,果胶粘手,又亲切喜悦地不忍放下。茶青散发出香甜的青苹果味道,纯正馥郁。

夜深的桐木,远山如黛,山风清泠。万籁俱寂,唯闻耳畔溪流淙淙,间或几声狗吠远传。一夜饮茶看青,与老温聊茶,几近不眠。

当山中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次第斑斓,叠翠欲滴的山峦之上,野茶的摊青阶段结束,进入了萎凋阶段,清香如故。两小时后,茶青萎凋完后开始揉捻。

桐木关竹林深处:探寻神秘野茶的秘境之旅

相关阅读

云南普洱,古茶树生态宝地大益201易武正山,一款源自云南普洱的佳茗,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功效,赢得了众多茶客的青睐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款茶叶的产地、外观、口感和功效,带您领略其魅力。一、产地:普洱市,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大益201易武正山产自…
中国是茶的故乡,拥有超过4700年的饮茶历史。在这悠久的历史中,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,包括茶树栽培、茶道礼仪以及丰富的饮茶习俗。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的茶道礼仪,从尊敬好客的传统美德到具体的茶道细节,展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尊重好客是中国汉族同…
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茶叶不仅是饮品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普洱茶,作为我国古老的茶类之一,以其独特的陈化工艺和独特的口感,吸引了无数茶友的关注。本文将探讨清朝普洱茶是否可饮用,其历史渊源和品质特点,以及品饮普洱茶时应注意的事项。一、清…
新加坡,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,其茶文化的历史悠久,种类繁多,影响深远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加坡茶文化的起源、特色茶种、社会影响以及其在餐饮业中的角色,以期展现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魅力。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新加坡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,当时新加坡作…
茶,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饮品范畴,它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哲学。品茶,不仅是对味觉的享受,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。如何才能品味出一杯好茶呢?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您详细解析。观察茶叶的外形。优质的茶叶色泽绿润,叶片完整,大小均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