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文化阅读9月9日赏:宋代时,茶风日盛,人们大多对茶的膏化持褒奖态度。蔡襄在《茶录》中说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,故有青黄紫黑之异,这里的珍膏,就是茶膏。宋徽宗则在《大观茶论》里大谈茶膏对于品鉴茶饼的重要性:茶之范度不同,如人之有首面也。膏稀者,其肤蹙以文;膏稠者,其离敛以实。
茶膏稠的,茶饼看起来纹理致密紧实,显然宋徽宗是以茶膏稠为贵的。蔡襄和宋徽宗这两位老茶友议论的,都还是和茶饼不分家的茶膏。其实,民间已经把一些茶饼以膏命名了。南唐、宋代可能已经出现了茶膏的独立产品。
茶膏在清代发展到极致,民间有大锅熬煮的店铺,宫廷里有专门制作茶膏的作坊,并发展一套独家工艺。宫廷茶膏也成了皇室专享的贵重饮品。王公贵族都已获得茶膏的赏赐为荣,且极重视茶膏的药用价值。传说茶膏能治百病,消食化痰,清胃生津,例如胃寒胀痛,用姜汤泡茶膏喝,出汗便好;又比如口腔溃疡、咽喉上火,含一小块茶膏,过夜即愈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