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名茶变迁的历史概述
茶叶的饮用和食用经历了五次历史变迁,每一次变迁都标志着茶文化的发展和进步。
1. 一煎:茶叶最初作为药用,在神农尝百草时,茶叶被用来解药毒。此时的茶叶是煎煮后服用的茶汁。《茶经》中记载了茶可以治疗“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肢烦、百节不舒”等症状。
2. 二煮:两汉之后,茶叶从药用转变为普通饮品。晋代郭濮的《尔雅注》中提到“可煮作羹饮”,这里的羹即为茶粥。唐代后,煮茶时加入盐等调料,类似于现代的奶茶和酥油茶。
3. 三淹:将茶捣成茶末,加入佐料后,用沸水冲泡。这种方法在唐宋时期普遍使用。
4. 四泡:明代时,人们开始使用汲取泉水,将茶芽制作成单一泡饮的茶。这种饮茶方式更加简单方便。
5. 五烹:现代,茶叶不仅被用来饮用,还被用来烹饪,如龙井虾仁、茶叶蛋等,使茶叶的用途更加多样化。
名茶的历史发展是在茶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,依据各自的特点得以延续。西湖龙井茶始产于宋代,明代的冲泡方式更适用于龙井,其色绿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的四绝特点使其成为名茶。
二、茶叶的别名和雅号
“茶”字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字,历史上“茶”字的字形、字音、字义变化多端,有很多异名、别称、雅号。以下是一些茶叶的别名和雅号:
- 云华:因茶叶生于山颠云雾处,故称。
- 云腴:茶叶生于山间云雾处,故称。
- 不夜侯:因茶可提神,饮后夜不能睡,故称。
- 余甘氏:喝茶甘甜,余味无穷,故称。
- 水豹囊:饮茶如其所吹之风,故称。
- 仙芽:对茶的美称。
- 玉爪:因茶泡开如鸟爪,故称。
- 甘草:茶喝之甘甜,故称。
- 鸟嘴:因茶叶状似鸟嘴,故称。
- 先春:早春时茶已吐出嫩芽,故称。
三、古代卖茶的雅称
茶在古代的别称有茗、槚、荈、元茶、仙芽、云华、嘉草、甘露、不夜侯、涤烦子、余甘氏、苦口师等。这些别称不仅反映了茶的品质,也体现了茶文化的重要标志。
四、茶叶的起源
茶叶历史悠久,最早出自中国。中国的茶文化渊源流长,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,中国最早的茶叶初兴于巴蜀,在公元前二七三七至二六九七年三皇五帝的时候,在食经中就有记载,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。
五、茗的采摘时间
“茗”不是指上午采的茶,而是指晚采的茶叶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提到“茗,荼芽也”,凡是春茶,谁又不是嫩芽?晋代的郭璞在调研茶园后,明白了这一点,注为“今呼早采者为茶,晚采者为茗”,从此“茶”和“茗”各有其身份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中国茶文化的演变历程
2025-07-28 03:36:37信阳毛尖:传统名茶的制作工艺与特点解析
2025-08-18 00:14:51你知道其中的六大名茶吗?「探寻基本茶类中较为知名的绿茶」
2025-05-06 17:28:23贵州名茶绿茶宝石茶的介绍及其特点
2025-08-18 02:36:50茶叶价格排行-安徽名茶的价格
2025-06-27 05:16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