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洱茶,这一存在于多维空间的独特饮品,其魅力源于原料、工艺、时间、温度、湿度以及微生物种群等多重因素的交织。为了更好地理解普洱茶,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一条由时间标记的直线上,从现在开始,回溯其发展历程,为手中的茶找到其应有的位置。
第一阶段:初露锋芒(3 ~ 5年)
在普洱茶的初期阶段,即产品压制成型后的3至5年,茶叶的品质尤为关键。这一阶段的茶叶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,真正意义上的好茶并不多。这是因为在此期间,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生茶上,而对于熟茶的重视程度较低。对于茶厂来说,制作熟茶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双重压力,这并不像生茶那样“简单”。
在“甜、醇、滑”五项指标中,“醇”即纯正,很少或没有异味,应排在首位。普洱茶的“醇”取决于堆酵后的贮存。原料的“甜”与其品质密切相关,“香”、“厚”、“滑”则往往是一体的。所谓“稠”,通常是指喝了稀粥(或藕粉)后有黏糊糊的感觉,这也反映了茶叶富含内含物质的原因。“厚”是“滑”的基础,也是“香”的成因。
从实际情况来看,堆积发酵后堆积1至2年再压制成型的茶叶,也能达到3至5年的口感效果。在这一阶段的熟茶中,勐海熟茶的市场份额应该是最大的。勐海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微生物菌群,加上勐海茶厂的技术和生产经验,为熟茶的初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勐海熟茶以重发酵著称,即发酵度达到70%以上,经过相当长的时间(一般半年以上),形成独特的“焦糖味”。
一个好的勐海熟茶,从第一泡到第十五泡,会形成“焦糖味”、“蔗糖味”、“枣味”的顺序,非常宜人诱人。这样的好茶是罕见的。这一阶段的下关小法陀以酸味为主,原料地域特色明显。自2006年以来,昆明茶厂已恢复生产7581块砖,口感适中稳定,优劣不明显。
第二阶段:逐渐成熟(8 ~ 10年)
在普洱茶的第二个阶段,即产品压制成型后的8至10年,勐海熟茶的焦糖味逐渐淡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弱的“熟米味”,也叫“糯味”。下关法陀的酸口也是逐渐减弱的,南方存放的话酸口会减少的更快。
在8至10年的这个阶段,“熟米香”会占主导,熟茶的浓滑感和年份感会更明显(如果茶不好,浓滑感也能体现出来)。泡茶的时候,快速高温烘干的痕迹基本消退,喝的时候不再觉得口干。
第三阶段:醇厚迷人(15 ~ 20年)
进入普洱茶的第三个阶段,即产品压制成型后的15至20年,存放10年以上的成熟茶,一般分为南储(粤港澳台)和滇储。
云南储存的茶叶,直到1994年生产的茶叶,才出现人参或药香,但“熟米香”越来越差,滋味醇厚迷人!同期南方储藏的熟茶,无论是勐海、下关还是昆明,在此阶段普遍呈现人参香气和微弱的药香。但五项指标和它们的统一性(协调性、一致性)还有距离,散发出好效果、有愉悦感的茶不多,容易被人诟病。我称之为“a”。
第四阶段:巅峰之作(20多年)
在普洱茶的第四个阶段,即产品压制成型后的20多年,以73厚砖为代表,五项指标及其均匀性都不错,药香,化学感十足,快感强烈。现阶段,茶叶稀缺,价格昂贵,可遇而不可求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普洱茶口感和树龄的关系是怎样的?
2025-09-03 00:28:29普洱茶里会出什么样子的虫子?介绍茶叶行业的惊人真相
2025-09-01 00:54:28揭秘普洱茶香气与甜味之谜
2025-08-30 01:33:38普洱上有白色的点子是霉了吗,普洱茶受潮长白点
2025-08-25 02:30:03揭秘普洱茶:采摘月份对品质与口感的影响
2025-08-25 02:13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