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云南省普洱市困鹿山脚下,有一位年逾花甲的彝族老人,他名叫李兴昌,是普洱茶(贡茶)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。他坚守着母亲留下的百亩古茶园,用传统手法制作普洱茶,传承着300多年的家族技艺。
普洱茶,一种源自云南的古老饮品,历史悠久,品种繁多。早在3000多年前,云南的种茶先民濮人就将茶叶献给了周武王。唐朝时期,普洱茶开始大规模种植生产,时称“普茶”。到了清朝,普洱茶达到了鼎盛时期,成为皇室贡品。末代皇帝溥仪也曾说:“夏喝龙井,冬饮普洱。”而困鹿山古茶园,正是为皇宫提供贡茶的地方。
李兴昌的祖上是普洱贡茶的制作人,这一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。据史料记载,进贡给皇宫的普洱茶大多采自距普洱市30余公里的困鹿山古茶园。在李兴昌的记忆中,每到春季采茶季节,朝廷都会派军队把守出山的各个关口,确保贡茶的品质。
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由于历史原因,云南一带的古茶树几乎被砍伐殆尽,困鹿山古茶园幸存了下来。至上个世纪80年代,普洱茶市场依旧低迷。当时,一两元钱就能买到一公斤普洱茶,而清末民初的时候,一两银子也买不到一两好普洱茶。
出于对普洱茶的深厚感情,1987年,李兴昌的母亲匡志英力排众议,花800元买下了困鹿山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,并叮嘱儿子必须完成两件事:一是对困鹿山上1万多亩古茶园进行实地考察,整理茶园的相关资料;二是要管好自家茶园,世代相传的做茶手艺不能荒废。
李兴昌听从母亲的教诲,利用闲暇时间着手调查古茶园,并绘制完成了古茶园的分布图。这个茶园面积虽然不大,但里面几乎全是古茶树,树龄几百年的比比皆是。当时,李兴昌还是当地宽宏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,作为普洱茶(贡茶)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,他对古茶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深感自豪,也对茶园今日的没落备感焦虑。
李兴昌决心重振古茶园,使村民尽快脱贫致富。他相信,只要用心守护这片古茶园,传承古老的制茶技艺,普洱茶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。李兴昌的茶叶生意越做越大,他也成为了当地村民的骄傲。而他的故事,也成为了普洱茶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普洱茶口感和树龄的关系是怎样的?
2025-09-03 00:28:29普洱茶里会出什么样子的虫子?介绍茶叶行业的惊人真相
2025-09-01 00:54:28揭秘普洱茶香气与甜味之谜
2025-08-30 01:33:38普洱上有白色的点子是霉了吗,普洱茶受潮长白点
2025-08-25 02:30:03揭秘普洱茶:采摘月份对品质与口感的影响
2025-08-25 02:13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