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六大茶都有一个揉捻的过程。很多茶叶的揉捻过程主要是为了塑形。一般采用“轻搓”的方式,基本无压力完成,捻线时间极短。目的是使茶条率高,破碎率低,保持原有的茶色,揉捻后的干茶外观符合传统的审美要求。另一方面,普洱茶的揉捻是不一样的。采用重力加捻,多次完成。普洱茶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?有四个原因:
第一,普洱茶和绿茶不一样。所选绿茶叶以芽头为主,包括纯芽头、一芽一叶、一芽二叶。绿茶的外形小巧精致。只适合“轻揉”的方式。但普洱茶叶由于选用大叶种树木,鲜有嫩芽,叶片形状多为厚大。如果用绿茶的揉捻法,不能完全揉搓出内质。其实说普洱茶的揉捻是重力揉捻比重力揉捻更贴切。
第二,加捻温度不同。绿茶的揉捻过程是在铁锅内高温下完成的。普洱茶是在常温下,在铁锅外,在竹条上,在宽阔的木板上,或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,进行精加工的过程。
第三,前后流程安排不同。绿茶的揉捻属于茶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,是茶叶从内到外的最后一道“定型”,是成品的概念。然而普洱茶就不一样了。是茶叶进入发酵前的预处理,其工艺是普洱茶的前端工艺之一。离成品普洱茶还有一段距离。
第四,“重力揉捻”在普洱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,就是通过“重力揉捻”打破茶叶表面的“保护膜”,再通过自然干燥“侵入”悬浮在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菌群,从而完成茶叶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次“自然接种”,也是普洱茶在茶叶发酵前对精选茶叶的初级氧化阶段。这一条恰恰是绿茶揉捻的“禁忌”。绿茶的“温柔揉捏”是指茶叶表面的膜一定不能被破坏。一旦被破坏,茶叶会迅速氧化,品质发生变化。
所以晒青过程中的“重力揉捻”(也叫“重力揉捻”)是普洱茶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,是普洱茶后续发酵的基础。很多普洱茶的生产者,在“揉捻”的过程中,并不是一次全部完成,而是多次“揉捻”。传统工艺叫“再揉”。这种“复揉”的目的,其实是为了加强第一次“自然接种”,让普洱茶的初级氧化更彻底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